登录】 【注册】 【加入收藏
最新行情
    网站公告

      时代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如何发展

      2021-04-29 09:32:48
      分享到:

      新冠肺炎疫情引发全球公共卫生危机、经济危机和治理危机,世界经济与贸易、和平与发展的总体态势面临较大挑战。其中,部分国家在贸易和技术层面加紧了出口限制,确保产业链稳定变得更加重要。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环境,强化要素支撑。作为商业银行提供的重要金融服务,供应链金融迎来新一轮“风口”。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概况
      过去,国内商业银行在供应链金融上主要依靠核心企业,通过核心企业提供的交易信息,为供应链中各成员提供具体的供应链金融。这种模式下,商业银行主要依赖核心企业,无法完全满足产业链企业的融资需求。近几年来,商业银行基于自身资源禀赋,发展各具特色的供应链金融服务。
      国有大行继续发挥其核心企业客户众多的优势,通过建立电子供应链系统,为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中小微企业提供一体化融资服务。如交行打造多款线上产品,实现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在线办理。疫情期间,通过“在线票据池+在线承兑”的业务创新,满足核心企业支付上游供应商的紧急需求,实现供应链整体复工复产。
      股份制银行充分利用其信息电子化优势,将目标客群集中在中小企业为代表的“N”融资。如,招商银行打造“电子供应链金融”,通过一系列电子化金融衍生产品紧密连接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的融资需求,并通过现金管理等提升中间业务的收益。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不足
      现阶段,国内商业银行在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中依然存在着四点不足。
      一是对供应链运行缺乏深入理解,在授信政策制定中更多是围绕独立的行业展开,缺乏产业链结合思维,提供的金融品种较少,也无法满足不同产业链主体之间的差异化融资需求。
      二是仍然停留在主体信用阶段,缺乏对于全产业链的介入。目前商业银行介入较多的还只是上游企业,对于中下游企业介入不足,无法为下游提供有效融资。
      三是对供应链整体价值提升不足。目前商业银行存量的供应链金融产品主要包括应收账款、保兑仓和存货质押等资产业务产品,对现金管理服务、整体金融服务方案、企业理财等中间业务开发不足,错失了大量的业务机会。
      四是缺乏对供应链完善的风险管控体系。大部分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尚停留在传统的流动资金贷款的风险管理范畴,只在意短期的利息收益,缺乏对资金面的全面封闭管理,也没有设置专门的债项评级体系、审批通道和专业化操作平台,缺乏针对核心企业和物流监管合作方严格的管理办法,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供应链金融的风险。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建议
      结合后疫情时代经济金融运行的新趋势、最新监管要求、商业银行历史实践经验等,本文认为商业银行可从五大方面发力供应链金融业务。
      扩大供应链金融网络辐射范围。一是对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贸易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及关键领域的核心企业加大支持力度,通过建立绿色通道,及时响应融资需求。二是积极培育新基建(工业互联网、5G基础设施、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物流、快消、电信等行业新增长点,同时探索介入线上教育、远程医疗等新教育医疗场景,以及直播带货、生鲜到家等新零售场景下的供应链融资需求。三是结合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成渝等重点区域特点发展特色供应链金融业务。四是围绕不同行业特点打造全链条行业专属解决方案,融合融资、结算甚至跨境等金融需求,贯通代发工资、代理收单、信用卡等公私联动领域,提高供应链金融业务整体价值。
      促进线上、线下场景加快融合。未来的供应链金融产品将更加强调深度参与核心企业交易场景,商业银行应提升供应链金融业务外部场景嵌入能力,全面跟进龙头企业线上采购及销售平台、头部电商企业B2B交易平台金融服务需求,打造与场景融合的供应链金融产品。同时,商业银行可加深与优质第三方供应链平台的合作,强化场景引流、客户识别、反欺诈等协同。
      强化核心企业的枢纽作用。商业银行可在核心企业承担付款责任或提供担保、回购等强增信措施的前提下,适度降低链属企业的评级准入标准,简化有关流程,将之纳入核心企业授信进行统一管理,直接使用核心企业授信额度等;在核心企业提供一定增信措施的基础上,加快通过开立银票、国内信用证及预付款融资等方式,为下游企业获取货物、支付货款提供信贷支持,或在下游经销商已获取货物的情况下,通过存货与仓单质押融资等方式缓解其资金压力。
      积极向“普惠化”“数字化”“无接触化”转型。小微企业资金需求具有即时性和突发性,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手段,加大智能识别融资能力和智能处理流程能力,可使金融产品提速增效,解决小微企业即时性和突发性的信贷需求。区块链将成为推动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的尖端利器,为破解供应链金融中信息不对称、流程不透明难题的重要支撑技术。在供应链交易信息清晰可视、现金流和风险可控的条件下,银行可通过供应链上游企业融资试点的方式,开展线上贷前、贷中、贷后“三查”,逐步向“数字化”“无接触化”转型。
      不断完善供应链金融风险管控体系。一是坚持全面风险管理原则,将供应链金融与其他业务一道纳入统一风险管理体系,通盘考虑供应链中各类主体可能出现的信用、市场、操作等不同类型风险。二是加强行业研判,提前做好行业整体风险研判和产业链各环节风险管控,根据不同行业的发展特点和所处周期,及时调整行业信贷投向和资产配置策略。三是加强对核心企业的风险管控,利用金融科技手段及时掌握和跟踪客户评级、业务发放、授信余额、资产质量等因素,并结合风险监测数据关注核心企业评级下迁、违约情况、经营和财务状态等异常变动的风险信号。四是重点做好贸易背景真实性、信贷资金封闭管理、还款来源监控、押品管理等关键环节的风险控制。通过增值税发票自动查验、保理融资款回流监控、票据业务风险监测、经销商实时风险综合评估、物联网商品融资监控等系统功能或平台,加强大数据风险防控,实现基于供应链的全流程、全周期风险管理。

      来源:https://oil.oilchem.net/oil/lubricatingoil.shtml

      相关阅读